發布者: 呈燁 時間:2020-7-15 16:13:54
漂亮,人所向往,人之常情。
任何好的照明設計,都是基于好的室內設計的前提下,才能讓室內的燈光效果更理想。
前一陣和CHH的吳總聊天,他說道:現在很多人對住宅的關注點不對。太關注專項了,比如說設備、燈光等,但是大框架有問題,比如平面設計這些專項是無法補救的。
關于這一點,我深有感觸,引申到照明設計的話,可以這樣來表述這個問題:更多的人,是在關注買到的燈到底行不行,是不是好的燈具、高端的燈具,芯片是什么牌子,驅動是什么牌子,燈具的邊框是不是好看的,但是忽略了好的照明核心是設計,產品是其次。
每個業主必須要有足夠的認知,才能做到想要的。同時也要兼具一定的審美基礎,全指望設計師是很難的,哪怕選都未必會選擇到合適的。
2照明設計(住宅類)現狀
這個小部分有點殘酷,但是確實是事實。很多所謂的照明設計、無主燈設計,在我看來是極其可笑的。(想學好的照明,先看商業照明,再是住宅照明類,從商業中獲取各種靈感,酒店/餐飲/酒吧 這三類照明值得大家學習)
一般情況下,很多好的照明設計類公司,哪怕一些小的照明設計公司,是不會去做住宅類項目,這些屬于典型錢少事多的活兒。
在這個基礎上,衍生出很多都號稱懂照明設計人。
比如自己裝修了一套兩套房子的,然后就開個淘寶店開始做生意;再比如一些燈具企業,轉型各地開門店,然后門店有照明設計師,0基礎進去花五千塊錢培訓個證,號稱自己也是設計了。
再比如,說實在話,不敢比如了,損人不利己,沒法說了。
同時也有一些室內設計師,太小看照明,以至于認為自己精通。這一類也非常多,所以有時候我不太樂意和室內設計師打交道。
但是有一點值得說的就是,站得越高的人越明白自己的不足,并且樂意接受他人的意見。遺憾的是很多室內設計師不行,改他設計簡直是要他的命,他的設計就是天下第一。
他們的普遍特征就是:沒有明白到底什么是照明設計,它的根本是什么?(后文將慢慢道來)這一類設計師輸出的方案幾乎是以賣燈為主,能用4個射燈絕對不會用2個。
并且整個設計案只會有射燈/燈帶,并未將業主能自購的燈飾、燈飾的類型、發光模式等,規劃進設計案中。
以上只能各位業主自行辨別,言盡于此。
3什么是好的照明設計?(只談住宅)
有個夜晚睡前讀到一位大佬講的兩段話,各位細品,如果這兩句你都能領悟,那么自身對燈光運用的認知將上升好多的層次:
①好的燈光不易察覺,而壞的燈光往往十分明顯;
②燈光設計師應該做的是與空間共存,不要費勁心機地突出燈光在空間中作用或者企圖以此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真正讓人舒服的燈光往往是不易察覺的。
我先對這兩段話進行一個深入淺出的闡述。
Q1
好的燈光不易察覺,
而壞的燈光往往十分明顯?
住宅類、酒店類等人長時間居住生活的場所與一些燈光秀之類的場景是截然相反的用光規則。
住宅,永遠是滿足人的各種需求為第一要務,而不是將燈光作為主體去設計。
人在家中生活,行走等,能引起我們注意的,永遠是家中的各種陳設等,而不是單純的光。我們的燈光永遠是作為綠葉,在滿足夜晚人用光需求的同時,去襯托出各種裝飾的美感。而不能喧賓奪主。
人眼都是有趨光性的,舉個簡單例子。2018年時候,我同朋友去參觀一個手辦展會,當時從2樓下來,離我們近的一個展柜,沒有燈光去打,相反,距離我們最遠的,有一個燈光。
我問他們,第一眼看到的是啥,他們說:是最遠的那個展柜。這就是人眼的趨光性。我再發一個我朋友圈的圖,我自己下班回家的感悟。
然后這句話運用在住宅中的概念,我做個對比圖,如下圖所示:
左側的相片,用光照起來,我們更多是關注畫的本身;而右側,我們會第一時間去注意畫上面的墻壁,不僅如此,畫也照不好,光更多的集中在畫上方的墻面。
這樣的光環境對于老年人而言就是最好的,但是從外行的角度去看,會覺得平平無奇,說不上什么。因為很重要的一點是,住宅類好的照明設計和室內設計完全不能相提并論。
室內設計能運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創造各種各樣好看、有趣、酷的造型,但是燈光不行,住宅燈光,第一要務永遠是保證人的舒適度!
如果不對以上的話加以深刻理解、思考,估計很多人依舊會覺得上面的老人房的照明設計很爛,因為一個射燈也沒有。
也正是基于以上種種這些原因,我們才會說:好的燈光不易察覺,而壞的燈光往往十分明顯。
Q2
燈光設計師要做的是與空間共存,還是費勁心機地突出燈光在空間的作用?
其實關于這一點,我在上面的部分闡述了很多,這部分我更多是想闡述用燈去吸引注意力。
我見過很多的室內設計,好的,壞的,都見過。我發現很多室內設計都愛用燈具作為造型去使用,而忽略掉其本身的意義,開燈后的用光的正確與否完全不在乎。
比如很多人都喜歡的磁吸軌道燈,我淘寶隨便一搜,如下圖:
很多人都是這樣,家里各種地方用這些磁吸,不同類型的組合,但是你要問設計師這些燈發出的光有啥具體的意義的時候,又闡述不出來。
或者好多明裝射燈33、22聚在一起,如下圖所示:
無論是磁吸還是這一類,很多人已經將射燈本身作為一個住宅空間的裝飾點去用了。而忽略了燈具本身的本質,就是用光。在我看來,這是一個舍本逐末的思維。
其實如果說用燈具作為住宅空間的裝飾點,大可以去選擇落地燈、臺燈、壁燈等,而不是筒燈和射燈的造型以及排列組合去作為裝飾點。
住宅用光的核心是讓人舒服,晚上必須要開燈,如果住起來都不舒服,好看也沒有任何價值,畢竟房子是自己住,不是供人拍照參觀的。
其實有一段時間,我很矛盾,因為我覺得我見了很多的住宅案例以后,我陷入了一個奇怪的狀態,到底誰對誰錯?
后來我產生出了這樣的想法:因每個人的審美不同,住宅空間中,用筒射燈作造型去擺放的基礎上,我不接電,只是作為造型去用。
用光的話,用其他光源去滿足。這樣是否可行。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一個思考。當然我也問過一些人,我說我給你這么設計,多賣你點燈,你是否樂意,他們一致反對。
也正是因為基于以上種種原因,我們才會說:燈光設計師應該做的是與空間共存,不要費勁心機地突出燈光在空間中作用或者企圖以此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真正讓人舒服的燈光往往是不易察覺的。
我一直認為,人長時間待著的空間,用光如太極一般,太極是陰陽,用光是軟(泛光)硬(聚光),二者缺一不可。
有人讓我寫一篇住宅到底該如何用光的教程,我覺得這是一件很難去完成的事情。千人千面,住宅也是,沒有完全一樣的住宅,越好的室內設計,越不一樣,燈光需要去表達的東西也不會一樣。
但是我發現很多的人,他們更希望的是,文章能明確地教他,過道用幾個燈,多少瓦,多少色溫諸如此類。
沒有嚴格的設計邏輯,沒有好的設計邏輯,教這些是完全沒有任何意義的。當一個人學會這些邏輯以后,他也能做出好的照明。以后我會慢慢出文章的,此文就到此為止。
文章最后,我想提醒一下各位,從來沒有色溫還分風格的,天方夜譚,貽笑大方。我都不知道是誰發我的,什么風格用什么色溫,怎么說呢,拿客戶當傻子吧。
此文借鑒云之光,僅供大家欣賞。